“国企通过改革创新走在高质量发展前列是篇大文章,是国企应尽的责任。国资委要进一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企创新、国资布局结构调整、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落实好国资国企改革。此外,国资委也要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全国政协委员、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在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上表示。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国企国资改革扎实推进,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兼并重组、压减层级、提质增效取得积极进展,能源、铁路、盐业等领域的改革也在深化;同时,国有企业效益明显好转,去年利润增长23.5%。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政府工作将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其中一项关键任务是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按照设想,今年要制定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深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改革试点,赋予更多自主权。
从近几日政协经济界小组讨论来看,如何推进国企改革,成为政协委员们的热议焦点。
“作为中央企业混改首批首家完成,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双重提高。”全国政协委员、东航集团董事长刘绍勇介绍说。
据刘绍勇透露,东航集团已经向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提交关于集团公司层面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申请报告。在他看来,这一改革将极大地释放生产的活力和人的动力,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特别是有利于集团公司更好地参与全球竞争。
员工持股一直是国企混改的重要内容之一。全国政协委员、华能集团董事长曹培玺向《金融时报》记者透露,混改有序推进,员工持股正在集团二级企业试点。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林益彬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海国企混改分两个层面工作,一是集团层面混改,通过推动混改提升集团竞争力,推动整体上市;二是由上海市国资委定方向、定规则,比如参股、控股等细则,但坚持市场化原则,推动混改。
全国政协委员、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针对国企改革方面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在国企改革中不能弱化国有企业管理者的企业家角色,否则国企管理者就会沦为了“看夜人”的角色,不能最大限度发挥潜能。二是要加强集团层面上的混改。宁高宁认为,目前国企在集团层面改革的少,形不成很强的国企改革文化和氛围,不利于国企改革的整体推进。三是在国企不断加强党的领导上,要把党的领导和企业董事会等决策权的关系,作出明确的规定。四是在涉及国家利益的战略产业方面,国企改革可以考虑引入“战略股”或者“金股”的模式,这类股份有一定决定权,可以保护国家利益。
“建议加快国有企业的体制机制改革,对于国资控股、国资参股、外资和国资合资的公司,有区别地进行管理。”全国政协委员、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在讨论时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