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改革评论 研究成果 培训咨询 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 关于我们
新闻动态 
肖亚庆履新国资委:“老国企”的新命题

  

  ■2008年1月30日,时任中铝公司总经理的肖亚庆当选2007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

  ●“更懂企业”,既是肖亚庆过往履历展示给公众的深刻印象,也是舆论对其操盘国企改革抱有期待的共识基础。

  ●与掌舵中铝时行走在风口浪尖上相比,进入国务院的7年,肖亚庆堪称低调。

  ●“我觉得小事积累起来就是大事,出的问题全是细节,这些例子太多了,细节决定成败。”

  情商很高 注重与地方沟通

  肖亚庆履新国资委:“老国企”的新命题

  阔别国资国企7年之后,57岁的肖亚庆,再次站在了他熟悉的舞台之上,只不过这一次,他从曾经的国企经营者变成了国资监管者。

  2月15日,中国政府网正式公布,国务院任命肖亚庆为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同时,免去肖亚庆的国务院副秘书长职务;免去张毅的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职务。

  国资委网站显示,肖亚庆负责国资委业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分管政策法规局。原国资委主任张毅保留国资委党委书记一职。

  可以肯定的是,在国资改革亟待破题、央企重组何去何从、国资委自身角色面临转换的改革攻坚期,一个更熟悉央企的第五任国资委主任,无论是决策层还是3000万国企职工,都对他抱有期待。

  从中铝到国务院,从台前到幕后

  现年57岁的肖亚庆毕业于中南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此前历任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国铝业副总经理,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兼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

  在肖亚庆的履历中,中铝时期的工作表现无疑最为抢眼。公开资料显示,1999年,肖亚庆从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转任西南铝加工厂厂长,通过债转股改造、强化销售、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等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就把已经连续9年累计亏损16.29亿元、年产量只有7万吨左右的老国有企业扭亏为盈,2000年当年产量突破1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

  比起“点石成金”的能力,2004年执掌中铝总部后,肖亚庆主导下的一系列中铝并购,体现了他更大的能力和抱负。

  在国内,中铝先后与山西关铝、 焦作万方、连城铝业、白银红鹭铝业、河南中迈铝业等签订合作协议;在国外,中铝在澳洲、新加坡等地频出重拳海外收购,特别是2009年2月12日,中铝宣布以195亿美元注资铁矿石巨头力拓。至此,这起当时几经波折的中国企业最大一笔海外投资尘埃落定。

  肖亚庆执掌中铝时期,中铝于2008年进入世界500强。

  2012年4月,肖亚庆被母校中南大学评为“杰出校友”。校方的颁奖词是其10年中铝生涯的生动浓缩:“他是中国铝业的中流砥柱。从基层实业到高层管理,高瞻远瞩,革故鼎新,继承中南学统,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紧扣经济发展命脉,着眼国计民生大局,替铝业忧,为铝业谋,整合铝业资源,破解铝业困局,开创铝业新程。”

  不过,中铝当年一系列的海外巨额资产收购,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产品价格暴跌,利润大幅减少,给中铝公司随后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和压力。

  2009年2月17日,肖亚庆被任命为国务院副秘书长。

  有人认为,决策层当时对肖亚庆的“提拔”,除了看好其综合能力等基本条件外,还释放出一种强烈的信号,那就是鼓励众多有实力的大型国企走出去,到海外去“抄底”收购那些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资产和资源。

  在现行体制架构下,国务院副秘书长的工作主要是配合、保障国务院副总理的工作,该职位接近政府决策层核心,并且能够熟悉宏观全局,因此常常被视为晋升更重要职务的过渡。比如现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财政部部长楼继伟、福建省委书记尤权等,都曾担任过国务院副秘书长一职。

  与掌舵中铝时行走在攻城略地的风口浪尖上相比,进入国务院的7年,肖亚庆堪称低调。除了陪同国务院有关领导参加相关会议或调研活动外,公开资料中鲜有其报道。

  “注重细节、情商很高、谨慎低调”

  一位曾在中铝总部供职的人士向记者回忆曾经的中铝掌门人肖亚庆,“注重细节、情商很高、谨慎低调。”据该人士透露,肖亚庆在会见客人时,经常对会议室灯光、空调甚至是打什么领带这样的细节都会想到并过问。

  肖亚庆自己也不避讳对细节的青睐。他曾对媒体表示:“我觉得小事积累起来就是大事,出的问题全是细节,这些例子太多了,现在说细节决定成败,眼前的事都管不好,这么大公司能管好吗?”

  肖亚庆的“情商”则帮助中铝在“重人情”的中国商业文化环境中屡屡出奇制胜。业界耳熟能详的一个例子是,2006年氧化铝价格高涨的时刻,下游的电解铝企业受成本高企的影响生存艰难。中铝此时却宁愿损失利润,以每吨低于市场价1000元的价格供货,总共让出150亿元利润帮助很多陷于危机的企业渡过难关,有些企业自此则成为中铝系的成员。

  “整个铝业发展是一个生态链,在生态链中把别人打死的人,你也不会有好结果。”多年后回看肖亚庆曾经的这句“名言”,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位曾经的中铝掌门人的治企思路。

  一位中铝地方公司人士向记者回忆:中铝并购地方企业时,肖亚庆特别注重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几乎每起并购都得到了地方领导的理解和支持,这在央企兼并地方企业时是不多见的。”该人士同时表示,“肖总那个时候经常要求中铝的干部考虑问题要有远见,要有战略高度。”

  而低调谨慎似乎是央企老总的普遍特质,肖亚庆也不例外。时任中铝掌门人的肖亚庆曾说:“我经常上网,经常看各种媒体报道,如果别人说你哪儿做得不对,我也很乐意听。另外,我很少接受各种荣誉、称号什么的。我担心自己和身边的人有骄傲的心理。”

  在少见的接受媒体采访中,面对记者提问“你会在意别人的误解吗”,肖亚庆这样回答,“我不是很在意,当一把手,有一点误解是正常,哪有一帆风顺的。”

  “更懂企业”的国资委主任

  据某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介绍,“肖亚庆一直有很大的政治抱负,希望能在仕途上一展宏图。”

  “有很大抱负”的肖亚庆此番担纲国资委主任,在从“副部”晋升“正部”之后,终于迎来在更高层面一展宏图的舞台和机会。

  如果说两年多前“老纪检”张毅统管国资委,是直指国资系统贪腐问题,那么如今“老国企”肖亚庆的任务也十分明确,就是要利用自己的“实战”经验,在国企系统“刮骨疗毒”之后,全方位推进国企改革,并啃下包括混改、供给侧改革等多块硬骨头。

  在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看来,2016年将是央企的阵痛转型之年,如何去产能、清退僵尸企业,完成重组与清退等重要任务,是放在国资委面前的首要挑战。“仗从哪里打响、怎么打,都是摆在肖亚庆面前最急迫的事情。”李锦说。

  和前几任国资委主任相比,“更懂企业”,既是肖亚庆过往履历展示给公众的深刻印象,也是舆论对其操盘国企改革抱有期待的共识基础。肖亚庆曾在中国企业联合会2012年举办的一次活动中表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要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更加关心、更加理解、更加爱护和全力支持企业家。

  “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企业家是发展市场经济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公共服务,真心实意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肖亚庆说。

  国资委网站显示,2月2日,肖亚庆参加了国资委老部长团拜会;2月4日,肖亚庆又来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分公司东方油库,就企业提质增效、安全生产和“双创”等有关工作进行调研。

  据《中国经济周刊》报道

上一篇:七大领域国企混改试点提上日程 航空等重组    下一篇:“两会”开启A股投资新格局 掘改革新主题
专家顾问
彭建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郝东升
曾任某央企直属子公司常务副总兼总法律顾问等职务,第一批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
袁敬华
中集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家小组”组长,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主任。
骆志生
国企改革实战专家,著名律师,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首
苏海南
权威劳资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历任劳动部(人社部)计划工
研究成果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管理中股权交易等4
破解东北国企混改障碍的战略选择
产学联合文库: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
经验介绍:某集团公司家属区“三供一
某国有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天津港:关于优化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
国企改革重点不在去杠杆 要将国企推
资料下载
国企改革1+N文件
职工家属区物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范
厂办大集体改革部分政策文件
中国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概述
辰安科技: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

版权所有: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专注国企改革实战咨询


京ICP备2000418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