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动中央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以促改革调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此次会议上,针对央企存在的主业不强、冗员多、效率低,尤其是管理和法人层级多、子企业数量庞大等突出问题。会议确定从大力推进结构调整、以创新促健体,发展新经济、压缩管理层级、推进降本增效四大方面入手,推动央企提质增效、焕发新生机。会议明确今明两年要力争实现降本增效1000亿元以上。
这是国务院常务会议继去年12月部署促进央企提质增效、强调“今后两年要以提质增效为重点”后再度部署这项工作。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工作会亦将“努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列为今年央企首要任务。
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分析人士认为,本次会议还是对国企改革重要方面的一个深入,对于以前一些比较笼统的提法,此次会议作了进一步明确的目标,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同时也是继“两会”以来再一次释放国企改革的相关信号。
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央企结构调整与重组
近期,高层对于供给侧改革有多次表态,5月9日《人民日报》的权威人士访谈就指出,供给侧是主要矛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强、必须作为主攻方向。5月1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也强调,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次会议也提出,着力推进央企结构调整,引导督促央企围绕和突出做优主业,着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包括开展困难和亏损企业专项治理,抓紧淘汰钢铁、煤炭等行业央企落后产能,加快重组整合和市场出清等。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会议提出促进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同样也是供给侧改革在央企方面的深入。
会议还提出,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和煤炭现有产能。
财政部今年1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部分指标出现回暖迹象,但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从行业看,交通、化工和机械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幅较大;煤炭行业扭亏为盈,但煤炭、石油、建材和石化等行业实现利润同比降幅较大;钢铁和有色行业继续亏损。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央企产业分布来看,钢铁、煤炭所占比例仍然较大,压减产能的过程也恰恰是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的综合过程。
就在5月18日,财政部网站发文指出,对地方和中央企业化解钢铁、煤炭行业过剩产能工作给予奖补,鼓励地方政府、企业和银行及其他债权人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实现市场出清。专项奖补资金规模为1000亿元,实行梯级奖补。
此外,会议还要求,要有序转让退出非主业资产,控制连续亏损、从事非主营业务等企业的员工总量,严格定岗定编定员,精简管理部门和人员,加快构建更加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