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之间参股,也是混合所有制,”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宝武集团)董事长马国强6月28日在2017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谈及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时提及上述观点。
混合所有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政府针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的一种方案,目的是引入民资激发企业活力。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即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并提出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马国强的观点似乎已经超越了上述既有对混合所有制的认识,他认为国有企业之间参股也是混合所有制。在谈及这一观点时,他举了一个例子,即央企和地方国有企业通过合资的形式合作,也能改善公司治理,达到改革的目的。
马国强认为,本轮混合所有制改革重点在体制机制上,重在改善公司治理结构,而不是资本市场的股权变更。
他介绍了目前宝武集团的公司治理体制:集团公司层面主要工作是监督,重点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集团董事会由7位成员组成,包括宝武集团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工会主席,另外4位则均为外部董事,其中还有一位来自美国的董事。
集团公司下属二级公司拥有决策自主权。公司员工的激励机制包括基本薪酬、绩效年薪,和增量利润分享,如果公司超额完成利润,增量部分的1%可以拿来提高全体员工的工资总额,另外1%左右可以给管理层团队,作为奖金池。公司还通过市场化选聘职业经理人的方式,给予其市场化薪酬,通过“鲶鱼效应”对其产生激励。
本次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步就是对现有中央企业进行分类,主要分为公益类和商业类两大类。
“宝武集团是商业类,在充分竞争领域,”马国强说,“真正被界定为公益类的中央企业很少,例如中储粮集团被划分为公益类领域。但除此以外,包括军工、石油、电信、电网等中央企业均被界定成商业类。
他表示,商业类企业就是要把以前承担过多的社会功能去掉,例如企业办医院、学校等,都要交给当地政府。企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主业,像一般商业类公司一样,有规范的治理,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对于“一带一路”建设,马国强认为这对宝武集团来说是一个机会,未来宝武集团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注重矿山投资,以及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尝试投资先进产能。
期间,马国强肯定了中国钢铁企业多年来的成绩。 “2016年中国消费钢材7亿吨左右,其中只有1000万吨是进口的, 而中国不能生产的钢材仅300-400万吨,”马国强说,“无论是航母、汽车还是建筑用钢,中国企业都能生产。”
2016年9月,原来的两大钢铁央企——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合并形成宝武集团,该集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钢铁企业,粗钢产能6500万吨。马国强称,未来宝武集团不会再新建产能,并会践行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