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4日,《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鼓励非公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集体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序吸收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探索完善优先股和国家特殊管理股方式,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
自《意见》发布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国企混改的热潮。有些国企收获良多,有些国企则收效甚微。在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关键点需要注意,否则一些企业是很难发展混合所有制的。
外资和外商的介入程度
《意见》指出:引入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合资合作,鼓励通过海外并购、投融资合作、离岸金融等方式,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技术、人才等资源和要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安全审查规定,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切实加强风险防范。外资和外商逐渐在介入到国企混改中,但是怎样的介入程度对国企而言是恰到好处的?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如果外资和外商介入国企混改后产生了一系列负面问题,那么这将对外资和国企产生双重的影响。国民投凭借强大的专业研究能力和混改咨询案例积累,用前瞻性的行动实现国有资本与境外资本的有效对接,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目标。
混改不等于把债务转嫁社会
混合所有制改革被认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举措。《意见》明确将分类、分层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此过程中,产权、资产和债务等也都将进行重组。这其中,尤其需要重视债务重组。也就是说,不能借着混改,把原来的负债蒙混过关改没了,变相把债务转嫁给社会,那么这样就完全违背了国企混改的初衷。
重视民企的对混改的作用
民营企业的进入对于国企混改而言至关重要。但实际情况是,只有少部分民营企业愿意参与其中。更多的民企担心的是,如果注入了大量资金,但是仍然没有话语权,那么企业将会处于被动状态。因而,大部分民企抱着小心翼翼的态度。而国企也一样,担心民企进入后会造成国有资产在一定程度上的流失。
对于国企而言,想要有条不紊地推动混改,就需要摆正心态,欢迎民营企业的加入,国企民企共同努力,来推动混改的进行。而国民投就是沟通国企和民企之间的一座桥梁,为民营资本有效参与国企混改提供服务,同时也为一些国企推进混改献计献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