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推动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完善国企国资改革方案,围绕管资本为主加快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保护产权政策,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破除歧视性限制和各种隐性障碍,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授权经营体制是重中之重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国资改革放在突出位置,围绕一个“资”字来部署,抓住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开这一核心问题,意在重点推进国资监管体制的改革。
针对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在《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撰文指出,建立健全各类国有资产监督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国有资产监督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加快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以管资本为主深化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李锦认为,一方面要以管资本为主来完善国资管理机构与体制,预计要围绕所有权内容强化监督管理的权力与责任,有些部门要强化,有些部门要取消;一方面要把经营权更充分下放给企业,以利于企业更充分地走向市场。
“授权经营体制是2018年国资改革的重中之重,落脚点是一个长久的体制,而不是一种行为或一时的工作。”李锦说。
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职能转变方案》,包括43项国资委的放权清单。李锦认为,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更高,改革也更加深刻了,建立授权经营体制意味着不是从数量与程度上,而是从体制与机制上解决问题。
分清国企优劣,决定进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做大做强做优国有资本。李锦认为,由“资本”替代“企业”,不仅从本质上规定国有资本与国家的关系,而且有利于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有利于解放思想,促进结构调整的加快。
李锦说,前一阶段,相当一些国有企业因囿于定性的模糊,认为所有国有企业都要做大,退不得,特别是一些落后产能与僵尸企业不敢清理退出,更不敢提“破产”,影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度。少数央企盈利,多数亏损,利润被亏损企业吃掉了,优质资源被劣质企业占有。
“现在提出国有资本定性,使得国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站在 体系 的角色与层次上思考,势必加快国企的分化,加快国有资本结构的优化。”李锦预计,下一步国企都将进行内部分类,分清优劣,决定进退。
在李锦看来,以国资改革带动和引领国企改革的趋势正在明朗。他认为,长期以来国企改革受国资改革拖累,政府与国资委是改革主体,企业是执行主体。企业常不能决定自己改革的命运。如果2018年以国资改革为主,是找准了症结,牵住了改革的“牛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