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动态 改革评论 研究成果 培训咨询 政策法规 案例分析 关于我们
改革评论 
“僵尸企业”退市难?民革中央拟建议委派“公共管理人”

团结网北京讯(记者 周福志)2月28日,记者从民革中央2018全国两会新闻宣传工作通气会上获悉,民革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提交《关于推动“僵尸企业”依法退市的提案》,建议委派“公共管理人”参与涉及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且无力承付破产费用的特定企业破产案件。

僵尸企业是指已停产、半停产、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企业。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是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发力点。然而现实中,一些产品结构不合理、经营管理不善、已届破产条件的市场主体,却并未及时实现转型升级或退出市场。

民革中央调研发现,当前在推进“僵尸企业”依法退市方面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僵尸企业”依法退市的重要意义认识不够,一些行政管理者担心“企业破产”影响政绩形象,一些管理者因循守旧,谈“破”色变。二是企业依法退市行政监管与政策扶持不够,对企业未经清算或假清算而随意注销的问题仍然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三是中介组织与执业人员管理制度不健全,企业退市法律服务行业的市场化发育比较滞后。四是社会救助保障制度不健全,有限的社会保险救济制度很难真正满足需求。五是破产公共法律服务制度的缺失,从而助长了“无序退市”行为的发生,客观上造成了经济领域的债权债务混乱状况。

“僵尸企业”依法有序退市,对于社会经济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作用。民革中央在提案中呼吁,应重新定位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建议由专门行政管理职能部门负责为企业退市提供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如:针对破产管理人的执业资格准入、队伍管理、业务培训等工作,加强破产清算中介组织行业管理;委派“公共管理人”参与涉及国家及社会公共利益,且无力承付破产费用的特定企业破产案件,对企业破产原因及其他相关事务进行调查评价,为政府提供咨询与建议;设立破产专项资金账户,负责对专项资金账户进行收支管理,市场化运营,确保资金账户充实。

“建议完善企业行政监管与税费制度。”民革中央认为,应加强对企业规范经营的常规性监管,关注企业财务变动与偿债能力评估。对注销退市登记的企业,核查其在退市前是否进行依法清算。对破产清算程序可能涉及的税费征收,给予必要的减免优惠,适当减免破产程序中的资产处置所涉及税费,如重整和解程序中的资产收益,破产税收债权所涉及的滞纳金,破产企业拖欠的教育附加费等费用。

民革中央还建议,进一步完善退市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成立专门的“破产职工安置服务”机构,负责为破产企业职工提供涉及生活保障、再就业安置、法律事务咨询、权益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工作。设立专项“企业破产国家保险基金”, 将原属不同行政职能部门支配的,用于劳动者救济和生活保障的资金统一归口、运营管理,按照保险业经营模式,市场化运作,做好风险防控。行政部门还应制定针对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的专门优惠政策,促进破产企业职工重新就业。

上一篇: 银监会:大力压缩产能过剩行业贷款 有序    下一篇:两会热点前瞻|大批“僵尸企业”被市场出清
专家顾问
彭建国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智库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郝东升
曾任某央企直属子公司常务副总兼总法律顾问等职务,第一批央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试
袁敬华
中集研“厂办大集体改革专家小组”组长,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主任。
骆志生
国企改革实战专家,著名律师,亚洲最大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首
苏海南
权威劳资专家,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历任劳动部(人社部)计划工
研究成果
国资委对国有资产管理中股权交易等4
破解东北国企混改障碍的战略选择
产学联合文库:国有企业产权无偿划转
经验介绍:某集团公司家属区“三供一
某国有集团公司“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天津港:关于优化完善集团公司法人治
国企改革重点不在去杠杆 要将国企推
资料下载
国企改革1+N文件
职工家属区物业分离移交正式协议(范
厂办大集体改革部分政策文件
中国集体经济和集体企业概述
辰安科技: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草案
国有企业改革路线图

版权所有:北京产学联合企业管理中心

咨询电话:(010)65707841

专注国企改革实战咨询


京ICP备20004183号-2